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金融上云,为什么选择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国云?

2019-10-08 08:07:02   来源:互联网   浏览:835

导读:金融行业自主可控的终极目标,最终将通过国产化云平台,国产化芯片和操作系统为底层支撑的新一代云计算架构来实现。

2016年7月,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指出,银行业应稳步实施架构迁移,到十三五末,面向互联网场景的重要信息系统全部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其它系统迁移比例不低于60%。

第一批勇敢走向云端的金融机构,已品尝到了技术升级带来的红利盛宴。然而同时发现,整个金融行业信息化设施已被国外产品垄断,从软件到硬件,从上层应用到基础设施,原因就是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厂商手中。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着史无前列的严峻挑战和威胁。

在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中实施国产替代计划,实现自主可控,全面保障我国金融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已成专家、有关部门和国家领导人的共识。2016年10月,国家就公布了国产替代的计划,拟在2020年前,让银行、军事机构、国企和核心政府机构达到国产替代目标,实现核心技术的安全可控;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脉,实现网络安全,要尽可能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避免处于被动地位;国家领导远见卓识地强调:要加快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

北京易思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做中国人自己的云,自创立以来,始终坚守自主研发、安全可控的发展战略。2013年,易思捷在清华大学完成国产化替代第一单后,乘胜前进地将云平台国产化替代覆盖到金融、政府等领域,受到了市场的肯定和认可,并收获了优质的口碑和赞誉。在加速金融领域国产替代步伐的同时,易思捷也成长为云计算国产化替代的先行者。

在易思捷的案例中,致力于金融云计算平台国产替代的案例数不胜数,不仅有闻名全球的五大行中的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而且还有被称为后起之秀的华夏银行、承德银行、长治银行、兴业银行等诸多商业银行,这里不再赘述。

一、为什么上云是金融自主可控的最终选择

传统IT架构时代,中国信息产业起步晚了近30年,虽然最近5年已进入加速追赶阶段,但这种代际的技术差距,想在原有赛道超越是相当困难的。可喜的是云计算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全球IT基础架构将迎来一次颠覆式的重新洗礼。

金融云正是中国国产芯片和基础软、硬件实现自主和国产替代的机遇,通过采用分布式架构、依托并联方式、隐藏单机和单颗芯片与国际先进厂商的差距,增加业务灵活性和系统可用性,加速金融行业互联网+的发展步伐。云计算时代,也正是国产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和云计算架构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次伟大机遇。

二、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国云何以风行金融行业

易思捷作为自主创新云计算厂商,为何能在金融行业实现稳步前行,收获众多的案例和优质的口碑呢?

(一)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国云拥有先进的产品理念。分布式、模块化、全异步、全审计可追溯、插件式、去中心化设计等先进架构设计;从Linux内核出发,做了200多项功能改进和1500多项BUG修复,虚拟机整体性能提升40%;拥有应用移动性框架、IO本地化提高虚拟机性能、数据故障自愈、毫秒级无限快照、跨数据中心灾备等系列化功能,可充分保障金融云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国云拥有优质的IPaaS解决方案。易思捷拥有长达10年的行业经验,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国云拥有数项国家专利和多项黑科技,异构纳管技术、跨平台故障迁移HA、虚拟机自动捕获技术、虚拟机格式转换技术,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云管平台、云备份、云运维、云安全、应用商店、桌面云等一系列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尽享安全、高效、便捷的上云体验。

(三)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国云拥有超强的兼容能力。兼容现有标准X86服务器硬件,兼容主流虚拟化及云平台,兼容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CPU,灵活、自由、高效的实现金融云国产化替代。

(四)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国云拥有超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云安全可选组件、传输安全加密、多登陆验证、多方审计、集成容灾技术等众多安全保障性功能,保证云平台获得出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易思捷将以新一代自主可控中国云为依托,在继续保持高校、军队、政府等领域云平台国产化替代大好势头的同时,认真捕捉金融业信息化建设的多元化需求,给金融客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上云解决方案,为金融行业智能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站务及信息报错:123456@qq.com (非诚勿扰) | QQ:123456 版权所有:成长新闻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稿件、广告合作:mailto:12345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