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北汽集团入股戴姆勒带来哪些启示?

2019-08-15 15:07:21   来源:互联网   浏览:734

7月23日,北汽集团官宣已经投资戴姆勒,目前持有对方5%股份。此次交易包含2.48%的直接持股以及获得额外等同于2.52%股份投票权的权利。

据悉,北汽集团早在6年前就想完成这笔投资,一直到今天才算靴子落地、心愿达成。过去的这6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大不同,汽车市场格局大不同,汽车产业政策大不同,在三大不同因素叠加下,收购戴姆勒股权的难度系数不断提高,如今北汽能完成既定目标,实属不易。

北汽集团为什么非要投资戴姆勒?此举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有哪些启示?值得细细品咂。

启示一:大集团比拼加速,做好存量做大增量才能稳坐钓鱼台

为什么非要投资戴姆勒?北汽集团的官宣已然挑明:为加强双方长期战略合作。但寥寥数字的表述,恐怕不能囊括北汽集团此举的全部战略意图。

让我们把时针拨回2009年。当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第一次将国内汽车集团的排名摆到了桌面上,特别是四大四小的提法,让不少汽车集团老总如芒刺在背。

谁人不想做大?从历史的维度考量,不难探知北汽的志愿。当然,不仅是北汽,各大汽车集团都在排名上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尤其最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告别一路狂飙转入平稳增长期,行业洗牌提速,大集团间的比拼加速。如何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北汽入股戴姆勒,双方更深入地融合,可以说是比较务实的一种战略选择。

首先,有助于做优存量。市场急速变化之下,存量往往是企业集团应对风险、转型升级最大的底气。此次北汽入股戴姆勒,双方关系亲上加亲、好上加好,有助于做优存量。

其次,有助于做大增量。有人可能会问,戴姆勒是北汽的存量,何以影响增量?诚然,对北汽而言,目前最大的增量在新能源汽车、在自主品牌这边,但这两个业务板块一是需要持续不断的大投入,二是要面临投入期的风险。拉人入伙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北汽已经做到了:2018年,戴姆勒投资北汽新能源,目前持有北汽蓝谷3.01%的股份。这次北汽入股戴姆勒将进一步稳固双方关系。

启示二:应对股比放开,中方投资外方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自从汽车行业投资股比限制取消进入倒计时,国内合资企业的动向就一直备受关注。

按照国家发改委给出的股比开放时间表,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已于2018年取消,2020年是商用车,2022年轮到乘用车。

而国内汽车市场由增量竞争到存量竞争的转化,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投资股比限制放开后中外资双方关系演变的悲观想象。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出现了199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同比下滑2.8%。今年上半年,这种趋势并未改变,汽车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7%和12.4%。

再加上,2018年,宝马已经宣布将调整其在合资公司的股比,从50%一下子提高到75%的公司。业内都在猜测,下一个会是谁,会怎样调整。

北汽入股戴姆勒,从双方关系上打破了过去那种我中有你的格局。过去,只见戴姆勒方又是收购北汽旗下公司的股份,又是购买北汽集团旗下的工厂,引得业界对双方关系的未来走向担忧。现在,北汽集团方的此举,实现了从我中有你到你中有我的进击。即便将来避不开股比的调整,至少北汽不会两手空空地去谈判。

再进一步讲,戴姆勒欢迎北汽投资,说明他们做的也不是赔本的买卖。今年以来,戴姆勒的日子不好过: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在全球销售119.50万辆车,销量下跌4.7%,还对投资者发出了亏损预警。相较之下,北汽的表现不俗:上半年营收2464.5亿元,同比增长6.0%,利润同比增长4.4%。

北汽此番主动出击、入股戴姆勒,说明股比限制放开后,绝非只有外方强势增资扩股一种局面。随着全球汽车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新趋势的形成,中国汽车产业将依托年销千万辆级的市场,迸发出新的活力。北汽扩开放的实践表明,在新趋势下中外资双方关系的走向,还有很多可能性。

启示三:反全球化阴霾下,中国汽车产业应成为践行经济全球化的中流砥柱

北汽入股戴姆勒,如果放在逆全球化浪潮涌动的大坐标系下考量,其分量足以担当起典范一词。

反全球化阴霾下,北汽和戴姆勒两家企业在实业合作的基础上,资本层面再一次联手,特别是中方资本走出去,显得尤为可贵。

对于北汽入股戴姆勒,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康林松表示:此举强化了双方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表明了北汽集团对我们公司战略和未来潜力的信任。中国市场不仅在销售方面,而且在产品开发和生产领域都是我们现在及未来成功至关重要的支柱。

而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认为: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德合作的绝佳范例,也是两国公司间合作的典范。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北汽和戴姆勒这两家中德企业的密切互动,某种程度上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是全球经济艰难复苏下的抱团取暖和协同发展。

中国已成为捍卫多边贸易体制的中流砥柱。中国汽车产业理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中外资双方一道巩固过去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将为我国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提供更多新思考、探索出更多新方案。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站务及信息报错:123456@qq.com (非诚勿扰) | QQ:123456 版权所有:成长新闻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相关作品的原创性、文中陈述文字以及内容数据庞杂本站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稿件、广告合作:mailto:1234569@qq.com